一季度全國經濟數據公佈後,各地一季度表現也逐漸揭曉。 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統計,截至昨日,已有18個省份發佈瞭經濟“一季報”。其中,重慶以10.7%的GDP增速領跑,海南在已公佈的省份中墊底;除寧夏和河北的增速高於去年同期、廣東與去年持平外,其他15個省份一季度GDP增速均不如去年同期。 已公佈的各地“一季報”顯示出三大特點:中西部省份一季度經濟增速依舊領先;一安全些沿海發達省份雖然數據不佳,但就業、收入等民生指標未受太大影響,且正逐漸呈現出發展新亮點;受房地產市場下滑等因素影響,不少省份經濟增速出現下滑。 對於重慶、江西、湖北等地經濟增速領跑的情況,廣東省綜合改革發食品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接受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采訪時分析稱,重慶、湖北等地人口多、勞動力供給充足,土地比較便宜,整體的綜合成本比較低,此外這些地方靠近內陸市場,生產的貨物通過各地的“新歐”鐵路就可以到達歐洲。近年來這些省份吸引瞭珠三角和長三角大量的產業落戶,經濟發展也比較快。 中西部省份增速領先 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梳理發現,一季度增速領先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。增速位居第一的重慶,一季度生產總值為3306.69億元,同比增長10.7%,較全國一季度增速高3.7個百分點。 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不小的情況下,重慶仍能保持兩衛生位數增長,得益於該市工業的穩定和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。作為中國中西部重要的工業制造基地,重慶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.8%,比全國高出4.4個百分點,增速位居全國第二。 重慶市食品統計局副局長、新聞發言人張富民介紹,一季度數據顯示,重慶的汽車和電子兩大支柱產業發展穩健,增加值占重慶工業比重的30.2%,兩行業一共拉動該市工業增長5.7個百分點。其中,一季度重慶共生產汽車77萬輛,同比增長24.1%,汽食品車行業增加值增長16.9%,對該市工業增長貢獻度達35.1%。 在工業穩定的同時,“三駕馬車”中的進出口也高速增長。一季度,重慶實現進出口總值14衛生04.6億元,同比增長6.6%。其中,出口1117.3億元,增長高達38.5%。 重慶社科院國產亞洲亞洲精品視頻 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對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分析:“重慶的水港、鐵路港、空港都是一類港,這幾年重衛生慶做的渝新歐鐵路是中西部做得最好的,貨物量在諸多‘新歐’鐵路中最大。近幾年,很多沿海電子巨頭落戶重慶後,生產的大量筆記本電腦就通過渝新歐鐵路運往歐洲。” 李勇還告訴本報記者,重慶除汽車、電子兩大產業發展穩健外,還在佈局機器人、通用航空和3D打印等新興產業,確保未來後續產業也能跟得上。 除瞭重慶,其他增長較快的省份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安全,其中沿長江中遊的幾個省份均保持8.5%以上的較高增長。例如,江西一季度GDP增長8.8%,增速目前位居全國第五;湖北增速也達到瞭8.5%,位居全國第七;安徽一季度增速也高達8.6%。 |